作者:余飞
01
“苏超”决赛后,南京的软实力火了

上周去南京出差,有幸在南京奥体亲眼见证了苏超决赛。
11月1日南京奥体苏超决赛现场拍摄
亲临现场的感受与看直播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外地人+伪球迷,我不懂足球,也没有支持的球队,但仍被现场的炸裂情绪带动,喊得声嘶力竭,以至于当天晚上南京的温度在15度左右,我穿着短袖在现场观赛完全感觉不到冷。
决赛现场,观众人数共计62329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新纪录。
最终的比赛结果大家都知道,泰州一路黑到底,在点球大战中赢下南通,获得苏超冠军。
作为火热了夏秋两季的现象级民间足球赛事,苏超最大意义,我觉得在于,它让每个人清醒地认识到了对自己的家乡爱得到底有多深沉。
对家乡的热爱,才是苏超每一场比赛都爆满,每一场比赛从球员到球迷都热血澎湃的根本原因。
当天除了决赛本身值得大书特书外,作为决赛主场地与提供服务的南京,也将其软实力彰显。
据了解,11月1日下午,南京交警共计出动48辆警车、56辆警摩、累计出动警力120名,全力保障近200辆来自全省不同方向、不同城市的大巴车前往奥体中心观赛。
针对集中来宁的12个城市有组织专业球迷大巴,南京交警精细筹划、定制方案,采取“靠前一步”服务措施。从南京市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提前守候、整队出发、分片停车。通过精细入微的保通畅措施向省内兄弟城市展示友谊,共同维护安全出行、文明观赛的良好氛围。
此外,南京的科技也在决赛中展现。
决赛当天,南京奥体启用了警用移动多功能升降执勤台“擎空”,执行赛前安检、散场疏导、寻人喊话,高效实现了“看得见、喊得应、指得准”。
观众进场,南京交警启用了“VR实景导引”,观众在页面上可手动输入自己具体座位分区号,直接点击线路指引,即可实现“从出发点到座位”的全景引导。
安全巡逻过程中,南京警方启用了自主研发的机器狗与警犬一起执行巡检任务。机器狗采用四足驱动,配备激光雷达与多维相机,可对周边区域进行3D扫描,集高机动性、强负载与智能操控于一体。
赛后,南京地铁开启直接进站,无需刷卡,到站再补票。再配合200辆大巴,地上地下的交通有序配合,载着六万两千多观众,丝滑离场。
02
南京,最低调的省会
南京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条巷子背后,都是满满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东吴,后来的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都在这里建都。
之后朱元璋在南京开国,后来的民国也以此作为都城。
现在的南京,科教文卫依旧属于全国第一梯队,而经济、制造业同样位居全国十强。
如此一座拥有各种傲娇资本的城市,却活得相当通透、低调,如同一位持重成熟的中年大叔,不骄不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这一点在其管辖的江苏散装的特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我决不以身段压你,大家都是兄弟,有事一起商量。这种处事风格是江苏形散神不散的底层支撑。
第二,哪怕在27个省会与首府城市中首位度最低又如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种行事态度是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万亿城市,十三个城市皆能位居全国百强城市,号称“十三太保”的根本原因。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如果不是我们主动挖掘信息,你可能不知道:
第一,南京的大学学历人数占比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第二,南京的科研实力,位居全球第五。
去年年末, 全球性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
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十大科研城市中,中国城市占五席,分别为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其中,南京较2023年排名上升一位,跻身全球前五。
第三,是国家唯三的枢纽之王。
在国家钦定的220多个六大类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南京、武汉、重庆既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又是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除了不是陆上边境口岸型,其他全部都是。
南京、武汉、重庆三座城市是当之无愧的枢纽之王。
制图:城市财经;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第四,拥有全国第一梯队的软件、机器人产业。中国第一个荣获"中国软件名城"称号的城市。
第五,南京都市圈是最成熟的都市圈之一。
从经济总量上看,2019年,南京都市圈GDP为39997.54亿元。2024年,南京都市圈GDP已达到5.44万亿元。
在18个国家级都市圈中,这一经济规模位居第二,仅次于深圳都市圈。
此外,从“轨道上的都市圈”成熟度来看,南京都市圈仅次于广州都市圈。
环顾18个获批的都市圈,地铁延伸或对接周边城市最大的莫过于广州都市圈。广佛同城之下,两座城市的地铁联通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肇庆、清远之间也有地铁化运营的城际相连。
其次就是南京都市圈。
南京地铁S6号线延伸到了镇江句容。
起于南京马群站,终至句容站,全长43.7公里,设13座车站。
今年底将开通的S2号线将延伸到安徽马鞍山。S4号线滁州段已通车,南京段明年开通,S5号线未来将延伸到扬州。
2027年连接南京与淮安的宁淮城际铁路将开通。
《2025年南京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其中就专门提到要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包括续建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南京北站综合枢纽及其集疏运体系,协同组建苏皖轨道交通营运公司,推动苏皖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南京凭一己之力,已将、即将带领周边城市加入地铁大家族。
从基础设施来看,南京到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均已开通高铁或城际,实现1小时通达预期目标。
未来两年轨道上的都市圈,南京即将成型,届时通勤时间更短。跟着南哥混,果然好处多多。
第六,南京的制造业实力,被低估。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 第九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显示,南京市共16家企业入选,新增数量全省第一、全国第三,连续两年新增数量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南京市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7家、全国第七,较上年度进位3名。
科研、经济、文化、历史、交通、医疗样样都能打,因此南京被网友们称为“六边形战士”。
而在南京这座“六边形战士”城市的发展版图中,江宁区无疑是最耀眼的 “增长极” 与 “压舱石”。
作为南京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高的行政区,江宁不仅是南京城市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撑起南京产业硬核实力、承接城市功能升级的核心载体 —— 南京的每一份亮眼成绩单背后,都藏着江宁沉甸甸的贡献。
或者说,江宁可以视作缩小版的南京。
03
江宁,南京的核心引擎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江宁是南京作为“六边形战士”的基石。
科研方面,南京拥有34所本科院校,其中一半位于江宁大学城。
江宁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拥有驻区高校24所,在校师生超30万人。其中,985工程建设高校1所,211工程建设高校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5所、建设学科19个。
此外,江宁区坐拥紫金山科技城、麒麟科技城,拥有紫金山实验室、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科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江苏国际人才创新港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省1/4。
文旅方面,全国文旅看南京,南京文旅看江宁。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分别为南京、成都、西安、北京、重庆、武汉、长沙、洛阳、上海、广州,南京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美团旅行发布首日热度TOP10景区,牛首山位列江苏第1,南京唯一,全国第7。
上周去南京,除了现场观战苏超决赛外,也正好去了牛首山,被佛顶宫的恢弘所震慑。
牛首山本身的历史文化,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IP。
再加上为供奉世界现存的唯一一个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而建造的佛顶宫,让它处在了南京众多旅游景点的C位。
佛顶宫,地上三层地下六层,这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于一体的建筑,美轮美奂的壁画、庄严肃穆的雕像,让人如亲临《西游记》中大雷音寺一般。
遗憾的是,由于盛放在地宫负六层的释迦牟尼顶骨舍利不在开放时间,无缘一见。
交通方面,更不用多说。南京的交通枢纽禄口国际机场、南京南站,都在江宁。
当然,江宁更硬核的,还是经济与产业。
数据显示,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企业总量分别突破5000家和24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江宁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6位。
这次正好去了其中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道达智能科技。
这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成熟完善的智慧工厂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
简单理解,就是为半导体生产工厂提供自动化搬运。这不是简单的搬运,考验着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中的快、准、稳。
只讲一点你就知道其难度有多大。之前这个市场被日本的村田、大福两家企业垄断。换一种说法就是,之前基本就只有日本这两家企业能够生产出满足芯片工厂需求的自动化搬运设备。
而这一家企业,攻克了半导体自动搬运AMHS的核心部件技术,包括WPS非接触式供电技术、OHT本体控制系统技术、天车控制系统技术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该公司现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长飞半导体、台积电、有研艾斯、富芯半导体、中环半导体、广州国显、维信诺、三安半导体等知名企业,也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自研CIM+AMHS智能工厂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公司。
不实地调查,根本不知道,南京的科技企业到底有多低调,有多硬核。
而像这样的科技企业,在南京,在江宁,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全球领先、中国第一家3D打印医药企业三迭纪,全球首家入选工业4.0“灯塔工厂”的上汽大通,建成国内第一条“无工程批一次性放大成功的10000L抗体药物生产线”的正大天晴,研发生产出中国第一支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奥西康”的奥赛康,生产出国际上唯一一个涵盖多应用场景的系列化产品灵巧手的中科硅纪……
这么多不说压根儿不知道的企业,都在南京,都在江宁。
正因如此,江宁撑起了南京的众多第一。
比如经济第一区、人口第一区、财政第一区、工业第一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南京市各区政府官网
从经济到科研,从人口到制造业,从交通到文旅,江宁区就像南京的 “全能队友”,在每一个关键领域都扛起了“主力军”的责任。
南京的低调与强大,离不开江宁的坚实支撑;而江宁的发展,也始终与南京的城市命运同频共振。
这座 “南京第一区”,不仅是南京过去发展的“功勋区”,更是未来南京冲刺更高城市能级的“核心引擎”。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