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广袤的平原上,泰州,这座从古扬州版图中独立不久的新兴城市,曾长期在历史的语境中,被视为扬州的延影,缺乏足以独立于世的鲜明特色。她的名字,或许尚不能瞬间唤起全国人民清晰的地理标识与文化记忆。然而,就在这片曾经略显沉寂的土地上,一股内敛却汹涌的城市精神,正在酝酿着一场石破天惊的自我证明。2025年“苏超”联赛的战鼓,恰似这股精神觉醒的号角,在初春的料峭中骤然擂响。谁能预料,一场关于草根、关于信仰、关于“她”的逆袭史诗,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悄然拉开序幕,最终将一个永不言败、永远奋进的泰州,清晰地镌刻进全国人民的记忆之中,彻底摆脱旧日的阴影,成为真正的“平南王”!
第一章:帅印沉甸,玫瑰的抉择与风暴前夜
2025,这个年份,本该是泰州足球寻常的一页,却因一个名字,而注定被特殊标记——周高萍。

周高萍在指导训练。万程鹏 摄
周高萍,一个曾站在国家女子足球最高殿堂的铿锵玫瑰,一个肩负着家国荣誉的前队长,一个在退役后选择深耕故里女足青训、同时亦是两个稚子慈母的普通女性。她的履历,金光闪闪,足以令任何一个足球俱乐部垂涎。然而,当“苏超”泰州男足的帅印,赫然摆在她面前时,那份重量,不仅是职务的象征,更是社会目光、传统观念与自我责任的无形重压。
“我还有两个小孩,手上还有一支女足队伍要带,还要备战明年的省运会……”深夜,万籁俱寂,唯有她与丈夫王晶——这位同样在人民公安战线披星戴月的男人的对话,在空气中回荡。那是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永恒的挣扎,更是开拓者在未知面前的犹豫。王晶,以他军人般的沉稳与丈夫的深情,一句“去做吧,这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新起点,我们全家都支持你”,如惊雷般劈开周高萍心头的迷雾。那不仅是鼓励,更是对妻子能力与勇气的无条件信任,是对一个女性在男性主导领域里,敢于挑战一切的无声加冕。
她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帅印,在周高萍纤柔的指尖,陡然生出万钧之力。她明白,这不止是一份任命,更是对一个城市足球梦想的托付。然而,最初的她,也未能完全挣脱对“草根联赛”的惯性认知:“不就是一个比赛嘛,谁还没有打过比赛?”这种潜意识里的轻慢,如同一片薄薄的浮冰,看似平稳,实则暗藏冰山。
彼时,网间评论员的预测,更是火上浇油。
“女教练带男足?这是在开玩笑吧?”
“‘苏超’是玩真的,不是过家家。泰州队这是要垫底的节奏。”
“周高萍是传奇,但女足和男足是两码事。她能镇得住那些小伙子吗?”
质疑,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试图束缚住周高萍前进的步伐。泰州本地的足球论坛里,亦是议论纷纷。有人好奇,有人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观望和不确定。一位老球迷在论坛里写道:“我们泰州足球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个‘苏超’队,可别让这个决定给毁了。周指导虽是英雄,但毕竟是女同志,男足的更衣室,水深啊!”
周高萍对这些声音并非一无所知,但她选择将它们化为动力。她深知,要在这片由汗水与荷尔蒙主宰的绿茵场上立足,光靠头衔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用实力,去打破所有偏见。风暴,已在酝酿。
第二章:跌落深渊,灵魂的拷问与淬炼
浮冰,很快被击碎。
联赛首战告捷,无锡队在泰州队面前黯然神伤。胜利的微醺,让这支由退役球员、电信职员、私营业主、高中生等各行各业精英组成的“杂牌军”,多少有些放松。训练通知晚上7点开始,6点59分才姗姗来迟的,已不是个例。他们习惯了各自领域的优秀,却忘记了足球是一个需要极致纪律与团队协作的血肉磨盘。这种骨子里的散漫,成为了矛盾的导火索。
紧随其后的三连败,尤其是客场0:3不敌盐城、主场0:4惨败南通的两场溃败,如三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所有人的脸上。积分榜的急速下滑,将他们从胜利的幻象中猛然拽回泥泞的现实。外界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试图将周高萍和她的队伍,淹没在舆论的漩涡之中。
“看吧,我早就说了,女教练带男足就是不行!”
“泰州队这是在苏超现眼!”
“赶紧换教练吧,再这样下去,泰州的脸都要被丢光了!”
网间评论员的刻薄言辞,让泰州球迷们的心跌入谷底。本地足球论坛哀鸿遍野,昔日的期待化为失望的叹息。一位泰州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周末的足球,本该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成了我的心病。每次看球都像是在看一部恐怖片。”
“周指导,我们不能再输了。”队员们焦急的声音,在更衣室里回荡。那不仅仅是输掉一场球的懊恼,更是对信念动摇的恐惧。周高萍心如刀绞,她知道,这是球队必须经历的“阵痛”,是灵魂被重新拷问的时刻。
网络上的冷嘲热讽,如利箭般射向这位唯一的女性主教练。但周高萍,这位曾历经国家队风雨的玫瑰,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少女。她从最初的无法接受,到后来的坦然释怀。“你在这个位置,承载了那么大的期望,就要承担这些。”这句话,不是自我安慰,而是凤凰涅槃前的自我宣言。
她开始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重新塑造这支队伍。她不摆架子,不拿国家队队长履历说事,而是用平等、细腻、充满人情味的沟通方式,去触碰每一个队员的内心。“足球场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她循循善诱,“我给球员更多的是一种参考、一个框架,培养球员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事后复盘时,她不会厉声呵斥,只会轻声建议:“这样踢是不是会好一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反而更容易让这些桀骜不驯的男儿心悦诚服。
她大刀阔斧地改革训练,强化体能,细致分析对手,并灵活调整战术。从352到442,阵型在她的调教下变得富有弹性。她深知,“苏超”舞台不容花哨,唯有“拼到底”的铁血精神,才能铸就真正的胜者。在她的调教下,那支一度散漫的“杂牌军”,终于被重新拧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绳索。更衣室里的气氛,从最初的尴尬和隔阂,逐渐变得融洽而充满斗志。队员们开始理解并信任这位女教练,因为她的专业和真诚,早已超越了性别的界限。
第三章:战火燎原,英雄的史诗与绿茵淬炼
转折,往往在绝望的尽头迸发。第六轮客场对阵镇江队,泰州队以2:0的胜利,撕开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从这一刻起,黑马的蹄声,开始在“苏超”赛场上成为扣击人心的战鼓。他们展现出惊人的进步势头,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仅有一场败绩。
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不足23岁,主力阵容基本由U21球员组成。年轻,意味着充沛的体能,无畏的奔跑,更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在密集的赛程中,泰州队往往能在比赛后半段依然保持高强度逼抢,这种体能优势,成为了他们后发制人的重要法宝。泰州市民们的心情,也从低谷中缓缓爬升,论坛里开始出现新的声音:“周指导牛啊!看来女教练也行!”“泰州队加油!把输掉的都赢回来!”
在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中,有这样两位年轻人,他们的故事,是泰州队逆袭的缩影,更是足球精神的具象化。
先说范厚泰,球队中场的“万能钥匙”,是泰州青训的骄傲。他不是那种依靠天赋就能横行的天才,而是那种笃信汗水、相信积累的耕耘者。“对待每一个球,我都全力以赴。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会回馈你正向的东西。”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足球哲学的核心。在训练场上,他从不吝惜加练,那脚对阵镇江队时惊艳的“落叶飘”吊射,看似神来之笔,实则源于千万次的重复。他的偶像C罗,不仅是球技的榜样,更是自律的化身。为了保持最佳竞技状态,他能克制年轻人的游戏欲望,严守作息规律。而多次国字号集训的经历,更赋予了他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冷静,“在场上更自信,敢于处理球,同时在处理球的时候也会更冷静。”这份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让他成为中场攻防转换、组织串联的枢纽,泰州队每一次关键战役的转折点,常常有他无处不在的身影。他的沉稳,常常是球队在混乱中找到方向的关键。
再说巴特,这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年轻前锋。他的故事,是从一片广阔草原,到绿茵场上的腾空一跃。他不是坊间传闻的快递员或建筑工人,而是从12岁就接受系统足球训练,更是泰州与长春亚泰俱乐部合作培养的U21梯队成员。他独特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得益于他童年时期长达数年的跆拳道训练。正是这份经历,为他在与徐州队的比赛中打入那记技惊四座的“倒挂金钩”埋下了伏笔。那一刻,他凌空转身,皮球如出膛炮弹般飞入网窝,震惊四座,也让他“一球成名”。他的拼劲更是刻骨铭心,在客场挑战苏州队的关键比赛中,他甚至发着烧坚持踢完了整场,赛后累得瘫坐在球场上,被家人和球迷誉为“拼命三郎”。决赛中,脚踝受伤,但他依然选择带伤坚守,那句“球队对冠军的渴望太强烈了,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之付出一切”,是血肉之躯对胜利最原始的呐喊,也是一名草原汉子对荣誉的最高诠释。巴特,这个清醒的追梦者,深知“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能决定一个人的高度”,他将“苏超”视为迈向更高职业舞台的跳板,他把泰州队的“打不死的精神”刻在心里,面对任何对手都绝不示弱。他的激情,总是能点燃队友和看台。
常规赛的收官之战,泰州队背水一战,3:0酣畅淋漓地完胜南京队,锁定八强资格。至此,泰州队以5胜3平4负的战绩位列常规赛第六,惊险晋级淘汰赛。黑马的蹄声,在江苏大地上,已是震耳欲聋。网间评论员的声音也开始转向:“泰州队虽然跌跌撞撞,但周高萍真的把他们带活了!”“这支年轻的队伍,有看头!”
第四章:点球炼狱,戴门神的封神之路
淘汰赛,是足球的炼狱,是英雄的摇篮。没有人看好常规赛排名第六的泰州队,但他们却开启了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逆袭之旅。
四分之一决赛,泰州队对阵常规赛排名第三的徐州队。客场作战,90分钟激战成1:1平。比赛被推向了最残酷也最刺激的环节——点球大战。
此时,聚光灯下,一个年仅18岁,名叫戴曜城的年轻门将,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也是泰州队的最后一道防线。戴曜城,这位租借自亚泰U21梯队的年轻门将,并非天赋异禀,他的成长,是无数次枯燥训练的叠加,是对自我极限的不断突破。在紧张的点球大战前,他会习惯性地轻轻碰触门柱,那不是迷信,而是他日复一日训练中培养出的精神锚点,帮助他在极致压力下集中注意力,保持冷静。
与徐州队一役前,戴曜城将对手的比赛录像翻来覆去地研究,反复揣摩徐州球员的罚球习惯。点球大战中,他凭借精准的预判,连续扑出吴洪洋和马一鸣的点球,助泰州队以总比分5:3挺进四强。那一刻,30336名观众的惊呼与掌声,是戴曜城成长的最好注脚。徐州球迷的叹息与泰州球迷的欢呼形成强烈对比。上半场他曾出现“黄油手”失误和发球不当,但他在点球大战中,用两次神扑完成了完美的自我救赎,从“失误者”一跃成为“城市英雄”。
真正的考验在半决赛。10月18日,泰州队再次客场挑战强大的南京队。16分钟便城门失守,似乎预示着一场溃败。南京主场的球迷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他们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但周高萍的队伍没有慌乱,他们坚持战术打法,在下半场第71分钟,利用角球机会顽强扳平比分。南京球迷的欢呼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不安的低语。比赛,再次被拖入点球大战。第九轮,南京队球员射失点球,戴曜城再次完美扑救,帮助球队以总比分9:8,历史性地闯入“苏超”决赛。南京奥体中心一片死寂,而远征而来的泰州球迷则陷入狂欢。
三场淘汰赛,三次点球大战,戴曜城以超乎年龄的成熟与果敢,将泰州队从悬崖边拉回,一步步推向冠军的殿堂。他被球迷冠以“戴门神”之名,获得了“城市门神”奖。这份荣耀,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是对对手的精心研究,更是心理素质的千锤百炼。他的出色表现,也为他赢得了迈向更高舞台的机会——长春亚泰队面临门将危机,年仅18岁的戴曜城被紧急征调至一线队训练,中超的召唤,正向这位新星招手。网间评论员纷纷惊呼:“泰州队,简直是点球之王!”“戴曜城,未来可期!”
第五章:决战紫金,平南王加冕与时代的铭刻
2025年11月1日晚,南京奥体中心,注定成为一个载入史册的夜晚。首届“苏超”联赛的终极对决,在泰州队与常规赛不败的“头马”南通队之间展开。南通,这支以10胜2平积32分傲视群雄的常胜将军,实力雄厚,气势如虹。
南通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是“苏超”的常胜之师,常规赛未尝败绩,一路高歌猛进。在南通的主城区,许多大屏幕都准备好了直播,商家也准备了庆祝活动。他们的压力,来自于对“常胜”的维护,来自于对“不败”纪录的延续,更来自于全市人民那份近乎狂热的期待。这份沉重的预期,如同一把双刃剑,赋予他们力量,也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奥体中心内,62329名观众的呐喊声,几乎要冲破穹顶。南通队的球迷,穿着统一的队服,挥舞着旗帜,口号声震耳欲聋。他们带着已精心准备好的庆功横幅和香槟,相信冠军奖杯必将留在南通。体育馆外,临时搭建的庆典舞台已基本完工,只待终场哨声一响,便能开启狂欢。
而泰州队及其球迷,则显得相对低调。他们没有那么庞大的声势,但每一位到场的泰州市民,都怀揣着一份坚韧的信仰。他们穿着红色的队服,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他们的歌声、他们的呐喊,却像一股股激流,试图冲破南通的蓝色海洋。泰州市民王大爷,特意从泰州坐了三个小时的车赶来,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票根,眼睛一刻不离场上的队员。“我们泰州队走到今天不容易,我们不求别的,只要他们拼尽全力,我们都支持!”他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比赛过程波澜壮阔,南通队凭借快节奏进攻与精妙传控,频频施压。泰州队则以稳固的防守体系,一次次化解危机,如同海岸线上的礁石,任凭巨浪拍击,岿然不动。周高萍一身利落的运动服,英姿飒爽地矗立在场边,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凝聚着力量,是球队最坚实的精神支柱。她知道南通队的压力,也清楚自己队员们的心情,她只是不断提醒:“稳住!别急!我们能行!”
90分钟常规时间,比分定格在0:0,胶着到极致的比赛,再次被推入点球大战。空气凝固,心跳声在巨大的奥体中心里,仿佛清晰可闻。
点球大战,南通队率先罚球。第一轮,南通队球员将球踢出门外!全场一片哗然,南通球迷的欢呼声瞬间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而泰州队稳稳罚进,先拔头筹,如同在悬崖边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台上,泰州球迷们爆发出短暂却激烈的欢呼,紧接着又是一片紧张的安静。接下来的三轮,两队球员均顶住压力将球罚进。
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关键的第五轮,泰州队的“戴门神”戴曜城,再次神勇爆发,他成功扑出了南通队李贤成的射门!
主裁判哨声响起的那一刻,南京奥体中心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雷鸣般的欢呼!南通队五罚三中,泰州队四罚全中,以4:3赢得比赛!
刹那间,万众瞩目。那群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年轻人,在周高萍的带领下,完成了不可思议的逆袭!体育馆外,准备好的庆功仪式,瞬间化为泡影,彩带和香槟无人触碰。煮熟的鸭子飞了,留下了南通球迷们一片失望与错愕的沉寂,有人掩面哭泣,有人呆立原地,他们的“常胜”信仰,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网间评论员的标题瞬间更新:“爆冷!‘苏超’冠军煮熟的鸭子飞了!”“泰州黑马一黑到底!”
而泰州队,则在南京奥体中心的聚光灯下,高高举起了“苏超”冠军的奖杯!他们,冲破了重重阻碍,踢翻了南京队,放倒了南通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平南王”!那刻,荣耀如虹,照亮了泰州这座古老的城市。远在泰州的市民们,收到消息后,纷纷涌上街头,载歌载舞,汽车鸣笛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都沉浸在狂欢的海洋中。
尾声:城市精神,不朽的“三个不相信”
泰州队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一部关于信念、关于磨砺、关于城市精神的恢弘史诗。
周高萍在夺冠后的采访中,眼中泪光闪烁,却语气坚定:“没有队员们在场上的坚持,没有球迷们全场呐喊的守护,没有背后每一个人为球队默默地付出,就没有今天这座冠军奖杯。”她,用自己的智慧、细腻、坚韧和勇气,不仅证明了“她力量”在传统男性主导领域的强大与专业,更用实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她,就是“苏超”绿茵场上那道最独特,也最令人敬佩的风景。网间评论员也彻底改变了看法:“周高萍用实力打脸所有质疑者,她不仅是女足传奇,更是男足的冠军教头!”
戴曜城高举奖杯,眼神中充满憧憬:“这个冠军,是拼出来的!明年,我们还要继续冲!”范厚泰、巴特以及所有队员的汗水与坚持,都在那一刻化作了胜利的泪水,汇聚成一条奔腾的河流,滋养着泰州足球的未来。
泰州队的黑马奇迹背后,深藏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整个赛季,他们生动诠释了“三个不相信”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种源自英雄城市的特质,让他们在逆境中愈发坚韧,在绝境中爆发潜能,最终逆势而上,问鼎冠军。
从赛季初期的艰难开局,到常规赛第六的惊险晋级,再到淘汰赛连续三场点球大战的淬炼,直至最终决赛的加冕,泰州队以一种近乎传奇的方式,完成了“苏超”历史上的伟大逆袭。这不仅是泰州足球的荣耀,更是“苏超”联赛中“她力量”的胜利,是拼搏精神的赞歌,是城市信仰的具象。
泰州队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那些敢于梦想、勇于挑战的追梦人。他们的传奇,在2025年的江苏大地上,被永远地铭刻,成为了一段不朽的篇章,一个关于信念与荣耀的时代回响。
作者 | 邹雷
图片来源 | 新华日报